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热议。从ChatGPT的横空出世到DeepSeek的推出,AI浪潮滚滚而来,逐渐融入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当人们还在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巨大能量时,新的机遇已在这场变革中悄然孕育。可以预见,未来各行各业都将借助AI工具创造新的价值。

那么,AI如何走向应用层?“AI+硬件”的最佳体现在何处?在众多可能的落地载体中,AR设备被认为是AI大模型最理想的硬件载体之一。

带显示模组的AR设备是“AI+硬件”形态的最佳体现

AI眼镜是在传统眼镜基础上结合AI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核心在于人机交互,其功能主要依赖软件端的大模型能力,涵盖语言理解、语音交互、视觉识别和内容生成等方面。目前,市面上的AI眼镜大多以音频交互为主,通过语音助手完成信息查询、任务执行等操作。然而,这种单一的音频交互模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用户对直观、多元信息的需求

也就是说,AI眼镜只是过渡阶段,它最终会朝着功能更全面的形态发展。

而AR设备强调虚实结合(包含AR与MR),通过硬件端的成像解决方案来实现。其关键技术是利用微型显示屏和光学元件,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用户的现实视野中。这样一来,AR眼镜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化信息和更自然的交互方式,真正实现虚拟内容与现实环境的无缝衔接。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导航场景中,AI眼镜只能通过语音指引用户,而AR眼镜不仅能语音指引,还能将导航路径直接叠加到用户视野中,提供更一目了然的引导。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交互方式,为AI大模型能力的落地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而且,AR在消费、企业、工业级场景的应用,将无限放大AI大模型的社会价值。

“AI+AR”强势来袭!谁能占据AR显示技术的核心生态位?

AI眼镜与AR设备的区别

所以,我们认为, AI眼镜必然的发展方向是融入显示模组,形成“AI+AR”的创新产品形态,从而拓展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Micro-OLED定义AR设备发展的“黄金平衡点”

在AR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显示技术始终是核心驱动力之一。如今,AI的加持成为AR市场新的增长引擎,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当前,主流的AR显示方案包括LCoS、DLP、Micro-OLED和Micro-LED等,它们各有技术特点。无论何种技术方案,技术成熟度与场景适配性将驱动市场选择,而非单一参数竞赛

“AI+AR”强势来袭!谁能占据AR显示技术的核心生态位?

几种AR/VR显示技术特点与量产能力对比

LCoS成本较低、技术成熟,但依赖外部光源,存在功耗较高、对比度有限、模组体积较大等问题;

Micro-LED被誉为“终极显示技术”,在亮度和寿命方面具有优势,尤其适合户外场景,但良率、成本、全彩化等难题尚未攻克,量产周期较长;

Micro-OLED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高色彩还原度、响应速度快、显示效果好等优点,还具备微型化优势,其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已得到验证。

从场景需求来看,消费级AR设备(如眼镜、头显)主要用于社交、娱乐等场景,更注重轻量化设计和高沉浸感体验;而企业级(如线上办公、远程协作等)AR设备则需要超高分辨率以满足文字、图表、图像等内容的清晰显示。这两类场景的用户对佩戴舒适性,以及性价比更为敏感。Micro-OLED具备高性能、低功耗、较高经济性的特性,能够精准覆盖消费级与企业级的主流需求,成为当前AR显示方案的“黄金平衡点”。

在工业和专业领域(如设计、教培、医疗)等对显示精度和图像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景中,Micro-OLED提供的超高分辨率(>4000 PPI),超高对比度(1,000,000:1)和广色域覆盖率(>110% DCI-P3)进一步凸显了其核心竞争力。

Micro-OLED的“黄金生态位”不仅源于技术适配性,还因其在产业链中的关键角色。Micro-OLED可与BirdBath、自由曲面、光波导等主流AR光学方案无缝集成,降低开发难度;随着国内外厂商推进8/12英寸晶圆工艺,Micro-OLED成本将逐步接近消费级需求

总的来说,Micro-OLED覆盖了从消费娱乐到企业办公和专业领域等全场景AR需求。随着AR产业从 “概念预热期”,进入“场景落地”与“用户体验为王”的新阶段,Micro-OLED的技术成熟度、量产能力以及广泛的场景覆盖度,不仅是当下的最优选择,更是开启AR万亿市场的“钥匙”。

当然,面对庞大的亿级市场,未来AR设备必将分层发展,不同的显示技术和光学路径通过差异化竞争迎来众多发展机遇。但谁能以最低成本满足最大规模用户核心需求,Micro-OLED已具备这一潜质。

“AI+AR”强势来袭!谁能占据AR显示技术的核心生态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昀光科技):“AI+AR”强势来袭!谁能占据AR显示技术的核心生态位?

艾邦建有AR/VR产业链微信群,目前有HTC、PICO、OPPO、亮亮视野、光粒科技、影创、创维、佳视、歌尔、立讯精密、多哚(纳立多)、欣旺达、耐德佳,联创电子、至格科技、灵犀微光、舜宇光学、广景视睿、珑璟光电、京东方、海信视像、科煦智能、阿科玛、金发科技、思立可、新安天玉、四方超轻、大族激光、发那科、承熹机电等加入,也欢迎大家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
资料下载:
欢迎您点击此处加入AR/VR通讯录,目前已经有3000多人加入,如歌尔、HTC、OPPO、创维、PICO、字节跳动、黑鲨、联想、耐德佳、灵犀微光、立讯、领益智造、欧菲光、华勤、闻泰、立讯、珑璟光电、舜宇、深圳虚拟现实等,点击下方关键词可以筛选

作者 sun, keting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