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003
Title:Geometric lightguide for near-eye light field displays
Author:Shan-Ling Chen, Li-Wei Fu, Jiun-Woei Huang, Kuang-Tsu Shih, and Homer H. Chen
近年来,增强现实(AR)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学显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近眼显示设备仍然面临**会聚-调节冲突(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 VAC)**的问题,导致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甚至头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光场显示(Light Field Display)成为了一种颠覆性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一项突破性的研究——基于几何光导的近眼光场显示技术,它不仅优化了视觉体验,还显著提升了光学系统的性能。

1. 传统近眼显示的挑
在AR设备中,光学显示单元的核心功能是引导虚拟图像的光线进入人眼,同时允许真实世界光线透过。然而,现有的光学设计方案存在诸多挑战:
- 固定焦平面
:传统AR显示通常只有一个固定的焦平面,导致虚拟内容与真实世界的视觉融合感较差,进而引发VAC问题。 - 光导设计的局限性
:许多轻薄化的光学设计依赖全内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但这会产生鬼影(Ghost Artifacts)和杂散光(Stray Light),影响图像质量。 - 眼盒(Eyebox)限制
:较小的眼盒意味着用户需要将眼睛精确对准光学系统,否则可能无法看到完整的虚拟影像。 - 视场角(Field of View, FOV)受限
:大多数光导的设计都限制了FOV,使得沉浸感较差。
2. 几何光导光场显示技术:创新方案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几何光导(Geometric Lightguide)与光场生成器(Light Field Generator, LFG)**的新型光学系统,如下图所示:

2.1 关键光学元件
- 光场生成器(LFG)
-
采用不同水平和垂直方向焦距的透镜系统,优化视场角。 -
提供30 cm 至无穷远的工作范围,实现连续焦平面显示。
-
- 几何光导
-
采用部分反射镜阵列,扩展出瞳(Exit Pupil Expansion, EPE),获得更大的眼盒(13mm × 6.5mm)。 - 避免全内反射
,减少鬼影和杂散光,提高图像质量。 -
厚度仅 5 mm,在保持光学性能的同时,实现紧凑轻薄化设计。
-
- 准直光学系统(Collimator)
-
使光场生成器的光线进入光导时保持准直,减少像差和模糊问题。 -
采用自由曲面透镜进行优化,提高光学系统的整体性能。
-
3. 光学性能分析
为了验证该光学系统的优势,研究团队利用LightTools进行光学仿真,测试了以下关键性能指标:
3.1 视场角 & 眼盒
该系统实现了 40° 对角视场角,远超传统鸟浴式(Birdbath)和自由曲面棱镜(Freeform Prism)光学设计。此外,13 mm × 6.5 mm 的眼盒让用户更容易适应显示器位置,而无需精准对齐眼睛。
3.2 图像均匀性
-
通过优化部分反射镜的透射率(Transmittance)和间距(Distance),该系统成功提高了光均匀性,使光场图像无明显亮度波动。 -
图像亮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眼盒中心达到最小值,表明优化设计有效提高了图像质量。
3.3 鬼影抑制
鬼影主要来源于部分反射镜的重复影像。研究人员通过微调部分反射镜的倾斜角度,使光线在 60 cm 处的焦平面上精确重叠,从而显著减少鬼影对近距离成像质量的影响。

3.4 景深(Depth of Field, DOF)
实验表明,该系统在 30 cm 至无穷远 的范围内,都能提供清晰的虚拟图像,并完全避免VAC问题。

4. 应用前景
该光学系统的优化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
:提升用户沉浸感,减少视觉疲劳。 - 医疗手术导航
:提供精准的 3D 影像辅助,提高手术精度。 - 航空 & 国防
:可用于 HUD(抬头显示器)等高端显示设备。 - 工业设计 & 教育
:更直观地呈现 3D 数据,提高用户体验。
🔗 原文链接
https://opg.optica.org/ao/abstract.cfm?uri=ao-63-6-1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