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龙智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龙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中外合资科技公司,公司于2018年已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创龙科技致力于高端技术的软件与硬件研发,以及构思推行创新商业解决方案,核心团队所累积的专业及实战经验长达十年以上。
创龙科技旗下的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品牌 —— MAD Gaze,其产品的光学部分及AR算法,单从这一点意义上来对比,就已经卓越于业界!自2015年起,创龙公司先后推出两款单目智能眼镜——MAD Gaze ·Ares和MAD Gaze ·X5,2021年8月更是推出了首款双目智能眼镜——MAD Gaze ·Vader。三款AR智能眼镜各具特色,佩戴简单轻巧而且方便携带,通过语音识别、手势操控、光感识别的方式,就能融入用户的工作、生活当中,轻松完成移动办公、手机通话、多语翻译(支持21种图像/7种语言)、AR游戏、3D影院等功能。
MAD Gaze还拥有国内最大最完善的AR生态圈: APP商城 – MAD Store、全自动AR APP生成平台 – AR Cloud及开发者平台 – Developer Console,平台上除了有过千名已注册的独立工程师外,以公司注册的用户也已超过一千个。MAD Gaze团队组建了一个独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令MAD Gaze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
产品一:GLOW
MR智能眼镜,LCoS光学显示,720p 解析度,45° 视场角;98g,适用于游戏观影等。
GLOW PLUS
- BirdBath光学显示
- 1080p 解析度
- 53° field of view
- 92g
产品二:VADER
适合用于玩游戏、看视频、浏览互联网和处理日常文书工作。Vader 的双光学显示器清晰又明亮。虚拟画面相等于从3米距离看90寸的屏幕,不但给您一个清晰广阔的视野,更颠覆您的视觉享受。
产品三:X5
800万像素高清镜头;800X480穿透式显示屏;单目,棱镜。
产品四:ARES
320X240全透明显示器;500万 像素影片播放 720P。
MAD Gaze如何布局全球C端AR眼镜市场?
MAD Gaze智能眼镜 2021-10-15
八年前,MAD Gaze创始人及CEO郑文辉先生看到了AR领域的前景,在深圳和香港分别组建软硬件创业团队,然后全球网罗优秀专家人才加入,并带领团队全力攻坚AR领域。在硬件方面,目前MAD Gaze已经推出五代的智能眼镜产品,包括一体式分体式,单目和双目,还有全球首发的骨传导手表,包括今年新推的第五代混合光波导眼镜。另外,MAD Gaze拥有全国最大最完善的AR生态圈,包括APP商城、全自动AR APP生成平台、AR远程支援平台,及开发者社区,这在行业内都是少见的。而且今年我们推出的第五代混合光波导智能眼镜,接下来也会在海外平台首发上市。在针对消费型AR眼镜的研发方面,我们还是高产的,而且出货量在行业内数一数二,去年的全球市占率就已经高达15%了。
MAD Gaze带着第五代AR智能眼镜来了
2021-09-24 MAD Gaze智能眼镜
MAD Gaze即将推出的第五代双目分体式AR智能眼镜,将应用升级优化的自研混合光波导技术和更理想的C端价格回馈市场,以期开启未来元宇宙的大门。
制约AR眼镜发展的光学之路
AR眼镜的光学技术基本是通过光学组件进行反射、折射和衍射,最终到你的视网膜上成像。现有的用于增强现实的光学模组大都采用棱镜方案、自由曲面棱镜方案、离轴投影方案和阵列或全息光波导方案。
其中,棱镜方案和自由曲面棱镜方案视场角太小,无法规避视场角vs体积的天然矛盾,离轴投影方案不能做到轻薄,限制了消费者应用场景,因此,各界都将目光投向了最有希望切入消费端规模应用的光波导方案。
光波导利用投影光在超薄玻璃镜片中全反射,到特定位置反射入眼成像,在产品的重量大小和形态上最接近传统眼镜,而且因其轻薄、外界高穿透特性及成像效果清晰,长远来说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消费级AR光学方案。
遗憾的是,阵列或全息光波导方案虽然轻薄,但由于工艺复杂且不成熟,成本昂贵,目前亦很难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那么有没有可以平衡清晰度、可视角和体积三者矛盾的光学显示方案呢?
有的,MAD Gaze自研混合光波导。
主宰AR眼镜未来的新技术
MAD Gaze 团队十多年来不断试错迭代,累积了成熟的光机及眼镜生产经验以及纯熟的工艺,拥有培育了数十年的的顶尖专家团队,在第四代基于Birdbath光学方案的产品基础上开始自研混合光波导。
MAD Gaze自研光学模组,兼顾轻薄、较大视场角。较大的保证光学眼镜兼顾轻薄、较大视场角和较大人眼移动范围。这是目前光波导技术之中最快可以落地大量生产的方案。
而在前四代7 款的AR眼镜研发-量产-销售过程中,MAD Gaze通过收集2B、2C更精准的用户反馈,搭配自研混合光波导方案,在今年更开发了兼具更人性化设计及舒适佩戴体验的第五代双目分体式AR智能眼镜,MAD Gaze WAVE。
"那么MAD Gaze WAVE是如何实现更接近理想消费端智能眼镜的呢?"
1独家自研混合光波导
为了让眼镜的显示镜片厚度进一步减少,WAVE自研混合光波导光学模组采用了高透明性材质,拥有低双折射率的优良光学性能,从而大幅减薄眼镜厚度,使WAVE与普通眼镜无异,基本顺应大众市场所追求眼镜的轻薄趋势,同时亦满足较大视场角和较大眼动范围的实用需求。
2高清优质显示效果
WAVE显示技术则使用高性能的透视式OLED显示屏,4KHD的分辨率,支持2D/3D,163英寸显示屏画质清晰锐利,细节丰富,显色出众,保留更卓越画面效果,呈现优秀的色彩准确度,第一人称视角与真实环境自然交互,实现极致沉浸感观,使用户身临其境无缝畅游虚拟与现实之间,这对工业、教育、文旅、零售、娱乐等2B、2C多场景均适用。
3高配置多功能一体
此外,WAVE搭载单RGB相机,支持800万摄像头,更内置麦克风和内置双声道扬声器,与普通智能手机无异。相较前代产品,WAVE在镜腿上方设置了四个实体按键,分别可控制音量、亮度、2D/3D模式切换和一键静音,极大提高使用效率和便携度。
4最佳佩戴舒适度
WAVE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纤薄且流线型的机身,大大提升佩戴舒适度。同时,WAVE亦配有4组不同尺寸的鼻托,完美贴合各种头部尺寸和形状。与以往不同的是,综合市场建议,WAVE连接终端设备的Type-C线固定在镜腿后侧,且线管直径更小,更软更纤细,减少了线的插拔频率同时更减轻整机佩戴重量,眼镜最终重量控制在约80g,更接近普通太阳眼镜佩戴感。
5从幻想到现实的全新革命
WAVE内置九轴传感器,通过摄像头及九轴传感器(加速度、陀螺仪、地磁)相互配合,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融合运算,可实现360°头部追踪功能和六自由度(6DoF)空间定位技术。精准的空间定位技术将AR文字、图形等显示穿透屏幕,透过视觉叠合效果产生虚实合一的影像,大幅提高AR的体验效果及交互控制。控制方面,更同时支持手势、语音、按键、激光指示器、触控式控制、MAD Gaze Watch、其他外置蓝牙装置等七种操控方式。
回归消费者市场 迭代的探索与思考
过去十余年间,经过单目双目、一体分体以及不同光学显示方案的深入钻研,历经整整四代共7款产品的推广迭代,专注AR领域的MAD Gaze初心一直是想做出一款属于未来大众,能作为下一个入口级计算平台的AR智能眼镜,打造完善的AR生态圈,切入未来「元宇宙」的应用场景。
因此第五代MAD Gaze WAVE在保留过往研发成果精粹的同时,也广泛吸取同行专家、媒体以及消费者的意见,采用研究多年的独家自研混合光波导方案,在第四代GLOW的基础上使镜片更轻薄,整机重量更轻,显示效果更佳,更符合大众消费者对于AR眼镜使用需求。
同时,MAD Gaze依据多年纯熟的生产工艺经验,通过对上下产业链游刃有余的把控,在极大提升新技术产品量产的良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更找到了价格和技术创新间的平衡。
浅谈光波导的技术应用与发展
MAD Gaze智能眼镜 2021-08-20
各大巨头纷纷押宝AR眼镜在未来将成主流,而AR ToC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硬件形态的优化。"作为AR眼镜中最关键、也是最稀缺的核心器件",光学显示模组在技术上的每一小步,都预示着AR ToC的一大步。
在AR产业链中,相对下游厂商蓄势待发,上游光波导模组制造商极度短缺,由于技术工艺极度精尖复杂,世界范围内拥有量产能力的光波导模组供应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对于光波导之于AR产业的发展,行业人士又有什么样的见解。
本期「MAD Gaze圆桌浅谈」荣幸邀请了三位资深光学专家,共同探讨光波导的现状、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
作为AR底层技术,光学显示一直是消费级AR产品的核心。目前市面上多种光学方案并存,从棱镜、自由曲面、到BB,再到光波导等,未来哪种光学显示方案将成为主流?为什么呢?
焦亚超 耐德佳CMO:
这里要界定一下,未来是多久,5年、10年、还是20年?如果以5年为准,5年以内消费级AR产品光学的主流是"自由曲面棱镜"。5年以后,我猜测可能是自由曲面+波导。首先,自由曲面,不单指一种AR光学产品形态,而是一种高级的光学面型描述,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的光学产品中,用于提升光效、缩小体积、提升显示清晰度等。例如8月10日小米发布会上,摄像头技术就应用了自由曲面技术。如果还有AR光学公司讲自由曲面是落后技术,就有理由怀疑这家公司的专业度。
消费级AR光学产品,所谓"消费级",基本要求是外观轻薄+续航长+成本低+可大规模供货。上述几个要求对应光学模组而言,就是"厚度薄"(这里很重要,不能只看光学镜片的厚度,要看整个光学模组的厚度),"光效高"(决定是否可以做一体机,以及续航够久),"成本低"(光学模组元器件是否涉及独供)及"可量产性"(光学模组系统是否复杂)。基于此,目前结构轻薄且造型接近普通眼镜的自由曲面棱镜,就具备如上四个特性。
至于5年后,还需要看未来3年的技术进步水平,如果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理论上未来还要再等等。
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光学显示技术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变革,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光学显示方案包括棱镜、自由曲面、BB以及光波导方案,前三种方案在体积、视场角、透明度上并不能使AR眼镜成为轻量化的产品,而且影响穿戴体验感。而光波导可以解决视场角和体积之间的天然矛盾,不论从光学效果、外观形态,和量产前景来说,光波导都具备最好的发展潜力,很有可能会是让AR眼镜走向消费级的不二之选,我们灵犀微光一直在光波导技术方面深耕,在光波导领域也已经突破多项生产工艺难题。
周明
MAD Gaze光学专家: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是棱镜和BirdBath产品,例如MAD Gaze推出的GLOW Plus等产品。这种产品具有大视场,色彩鲜艳等特点。适合于阅读,影视观看等领域应用。光波导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镜片厚度,减小重量,使得AR产品更像一款传统眼镜,并可以实现近视矫正功能。将会是2-3年后的主流近眼光学显示方案。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导航,信息交互,专业绘图设计等。
-
光波导主要存在两种类型,阵列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两种光波导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相对其他方案,工艺和技术突破点在哪里?
焦亚超 耐德佳CMO:
波导的优点是透过率可以做的比较高,厚度薄,形态上更接近眼镜,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阵列波导对加工工艺要求非常高,几乎不可能完成高品质的量产。图像会由于不同反射面之间的拼接导致割裂的条纹。光学级玻璃材质的可靠性不高,无法通过跌落、震动等检验。
衍射光波导的彩虹纹现象是由光学设计原理决定的,目前没办法完全消除,因此彩色显示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
在整个光波导技术方向上,我们可以把光学方案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和我们主要的海外竞争对手Lumus为代表的阵列光波导,它因其具有轻薄、透光率高、视场角大的优势很受行业青睐,阵列波导生产的工艺是成熟光学加工工艺,如镀膜、抛光、胶合等。这些工艺在的镜头行业和光通信行业中已经广泛使用并且年出货量都在百万量级以上,相应的设备如镀膜机、多轴抛光机、铣磨机等都相对成熟且绝大多数可以完全国产化。
但是,要制备性能优良的阵列光波导镜片对于抛光的精度、复杂膜系制备、光学贴合能力都有要求,必须要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有持续的突破性的创新,否则会有重影等显示效果缺陷以及带来的产品一致性较差的问题,从而影响量产化生产,这对国内多数厂商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国内普通观点认为阵列光波导难以量产化,因此研发波导片更多的是提高良品率,提高产能,更进一步降低成本,更有利于未来2C发展。
另一个方面就是以微软和Magic Leap为代表的衍射光波导,它具有大视场角和大眼动范围的优势,但是衍射色散导致图像出现"彩虹"现象和光晕,其微纳加工工艺难度非常大,设计门槛高。
周明 MAD Gaze光学专家:
阵列光波导和衍射波导具备相近的光学成像原理,其光学设计思想均是光束在2-3mm薄镜片内全反射传播,遇到光学元件后反射进入人眼。阵列光波导采用反射镜阵列作为出瞳元件,而衍射波导采用光栅阵列出瞳,这两种元件都是常见光学元器件。反射镜阵列具备无色差,亮度高的特点,目前已经得到一定规模的量产。衍射波导具备分辨率高,容易复制生产等特点,但是色差问题限制其在彩色领域应用。
-
目前光波导技术想要量产存在的最大难点在哪里,如何提升良品率?
焦亚超 耐德佳CMO:
阵列波导对胶水和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匹配度要求很高;对玻璃切割面的平行度及胶合后的平行度要求很高,超出现有的工艺水平。
衍射波导的量产没有大问题,比阵列波导相对更容易,可以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实现,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昂贵设备,门槛较高。据悉某家厂商为Wave Optics 的量产投入了上亿美金,进行设备采购和工艺研发,但目前没有实现突破。
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
目前光波导在量产方面存在的最大难点是无法保证良品率。要想提升良品率首先要找出决定良品率的关键因素,光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各种因素会混合在一起,如果出现了一个次品,很难发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认为提升良率最重要的是需要在工艺上需要一些创新性工艺方法,2019年我们灵犀微光建设自己的光波导生产线,具有完整的从光波导片到光波导模组的制备能力,从源头上解决阵列光波导的良率难题,数值上可以达到85%以上良率,未来随着工艺精度提高,这个数值可以达到95%以上甚至更高。
周明 MAD Gaze光学专家:
正如上面所分析,衍射波导和阵列波导中的核心元件光栅和微反射镜都是常见的光学元件,研发不存在障碍。量产阵列波导相对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案解决多个反射镜拼接的工艺效率问题。衍射波导如果不考虑色差,做单色镜片量产相对容易。如果考虑彩色则需要至少2组波导片组合,并对图像色彩合理分配,这对光学设计和工艺提出挑战。
-
在光学模组的研发和市场商业化应用方面,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焦亚超 耐德佳CMO:
当前,不同的光学模组都有自身的短板,目前没有一款能做到各方面指标都均衡。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开发。同时,其他光学模组产品也具有自身特性,满足某些垂直领域商业化的需求,当然,前提是能大批量稳定量产的情况下。
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
光学模组的研发道路还是漫长而曲折的,总体来说应用市场也比较匮乏,AR眼镜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业等B端行业,2-3年后在消费级C端会出现一个爆发期。比如目前灵犀微光在B端应用合作项目中已经在使用的AR+红外,可以为防疫检测提供很大帮助,AR结合语音识别,为聋哑人提供和正常人交流的辅助等等,未来AR光波导技术将实现商业化落地,通过产品化覆盖产业链下游更多领域,实现消费级AR等场景的无限发展。
周明 MAD Gaze光学专家:
光学模组的研发和市场商业化应用未来3-5年仍然应该以功能型产品为主。例如解决某些行业应用的痛点和部分显示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不同的光学模组。例如对于影视和阅读等的需求可以开发棱镜和BirdBath产品,针对便携应用需求可开发波导模组。
-
随着光波导方案的不断探索创新,你们认为光学显示的理想终极形态是怎么样的?主流实现这个方案需要多长时间?这给AR眼镜产品带来了怎样的想象空间?
焦亚超 耐德佳CMO:
我想,理想终极形态是"让AR眼镜看起来像普通眼镜,具备更多的工业设计和时尚因素"。时间上,先说个5年吧。至于AR眼镜的想象空间就很大了,未来AR眼镜将正式接棒PC和手机,成为最新一代的人机交互平台。
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
我认为未来AR眼镜理想终极形态是外形方面如普通眼镜,并且显示要和我们日常看到的世界别无二致。目前,苹果正着手布局AR眼镜,预计未来3年内会发布更接近普通眼镜的AR眼镜,这势必会是AR眼镜C端的爆发点,我们期待Apple Glasses的早日问世,同时也会紧跟这些厂商的技术方向,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体现我们的技术实力。未来某一天AR眼镜体积小、视场角大、清晰度高,不再是一件高端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以买得起的普通商品。
周明 MAD Gaze光学专家:
未来光学显示技术应该是集成便携,彩色,大视场,3D,交互等多种功能的形态。理想终极显示形态可能是AR眼镜,也有可能是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的便携式全息投影技术,或者视网膜投影技术。人眼是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如果AR眼镜能补充现有大多数的显示技术,例如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电子书屏幕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将会是显示技术的一次技术更新,同时带动电子产业升级,推动新消费。
-
目前海内外AR光学显示供应商中,你们认为有哪些同行拥有目前为止最top的光学方案?国内光学供应商整体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未来该如何加快布局深耕全球市场?
焦亚超 耐德佳CMO:
最TOP的光学方案,波导方向应该是HOLOLENS自研的光学方案;自由曲面棱镜方案应该是耐德佳即将推出的"自由曲面钻石NEDFDB049038AHP";BB方案应该是耐德佳为联想定制的BB方案。
从研发角度来看,国内光学供应商处于全球一流水平,并处在快速上升期。从稳定量产的角度来看,处于两级分化的局面。因为大厂的入局,其对供应链的管控极其严格,想进入很难,目前除了水晶、舜宇等传统大厂以外,仅有为数不多的AR光学供应商能进入。耐德佳目前已经成为联想、富士康、BOE等大厂的正式量产供应商,并间接进入海康威视的供应链体系,从去年底开始,为品牌大厂进行稳定批量供货。
在未来,AR光学的研发要打破现有的传统思路,自由曲面、波导等光学技术要紧密结合,发挥各自技术的优势融合成为一款性能均衡且量产性强的AR光学产品。
郑昱 灵犀微光创始人&CEO:
像国外Lumus、WaveOptics,国内百度、华为、联想等等他们在光学显示方面均有比较不错的成绩。眼观当下,国内光学显示技术还是不够成熟,整体国内光学供应商还处于比较基础的探索阶段。我们灵犀微光自成立初便主攻核心器件光学引擎,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消费级AR核心显示技术和光学解决方案,未来我们也一定会紧跟国外大厂的技术方向,加快自身的创新能力,在AR全球市场上立足。
周明 MAD Gaze光学专家:
目前在AR光学显示技术方面,光波导是研发主流,棱镜和BirdBath产品是应用主流。目前MAD Gaze公司推出的棱镜和BirdBath产品已经是国内外的同类一流产品。在阵列波导领域,目前国际上LUMUS公司具有量产能力。衍射波导WaveOptics,SONY,苹果等公司已经开展了多年布局。国内光学供应商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应进一步开发应用场景,解决某些行业现有显示技术的痛点,开发相应产品,逐步推广应用。
光波导模组作为目前新型高端光学器件,其研发量产与良品率提升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漫长的工艺研发周期。每一次技术的难点突破或投融事件,都会引发产业链上下游集体注目。「更轻、更薄、更接近普通眼镜」的AR眼镜形态是业内对AR ToC未来爆发的基础共识,而光波导则是推进AR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而今年,MAD Gaze即将推出第五代自研光波导AR智能眼镜,在AR ToC赛道更进一步。
MAD Gaze Watch全球首款骨传导智能手表大卖
MAD Gaze 2020-08-04
https://mp.weixin.qq.com/s/e6QChaL_0iq9BDGPinUZlQ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作为热门概念在市场持续发酵。自2015年苹果第一代iWatch发布起,各大厂商相继推出质量、价格和功能参差不齐的智能手表,想在这炙手可热的智能手表市场分一杯羹,然而产品在主打的"智能感"与"个性化"方面却缺乏一定的落地性,以至于近几年来各家产品都没被消费者完全接受。
市面上智能手表即使有测心率、跑步及运动相关的功能,在运动健康场景可部分替代智能手机,但在使用形式上还是手机的迷你版延伸,并无太多"智能化"体现。
作为可穿戴设备相对成熟的佼佼者,智能手表在越来越注重健康、喜爱运动的年轻人群中具备相当吸引力。
多年来,MAD Gaze以蜚声海内外的AR智能眼镜为大众所熟知,来自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专家团队潜心多年,在科研技术及专利方面筑起了坚实的护城河,并在智能领域打造成熟的供应链与软硬件相结合的智能生态圈。
MAD Gaze也在继续深耕智能化大生态圈的理念前提下推出了全球首款骨传导智能手表MAD Gaze Watch。在搭配最前沿的骨传导操控技术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喜好需求。
多达16色的MAD Gaze Watch
为了解决市面上现存智能手表的问题,MAD Gaze团队独家研发骨传导精准演算法技术,使用精准的触觉回馈系统、先进的六轴传感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感应不同手部动作的振动波。简单来说,就是无需接触表盘屏幕,只需做出对应手势,MAD Gaze Watch便可透过智能演算法精准识别手势并开启相应功能。
以下为部分MAD Gaze Watch功能:
手势播放音乐、控制音量
手势作快门,零延时拍照
手势接听电话
手势遥控切换投影
内设9种运动模式,即时监测心率、计算步数及卡路里
MAD Gaze Watch是目前世界第一款拥有多达33个手势来操控的智能手表,透过简单的手势便可实现接听电话、拍摄照片、播放影片、浏览网页、查邮件等工作、娱乐功能,而MAD Gaze Watch此番独家专利技术在CES 2020全球首次亮相时更受到一片惊叹,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吸引众多媒体抢先报道。
AR智能眼镜研发商MAD Gaze完成1.3亿元A轮融资
猎云网 2020-2-14
近日,猎云网曾报道过的AR智能眼镜研发商,AR智能眼镜研发商MAD Gaze宣布于今年1月份完成1.3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DNS、Black30 Venture。2019年10月,MAD Gaze获得8000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华睿信;2016年4月,MADGaze完成105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丰盛基资产管理,京汉昌荣投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研发第5代智能眼镜、新的光学技术、AR底层技术算法、智能手表及市场拓展。
MAD Gaze创始人兼CEO郑文辉称:"创龙智新一直以科技创新取胜,始终将重心放在底层技术研发,产品荣获的专业奖项高达四十多项。MAD Gaze AR智能眼镜采用自主研发的光学技术,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四种光学技术的AR公司,包括棱镜,自由曲面,Birdbath和波导四种,和两种交互技术算法。"
DNS CEO陈总表示:MAD Gaze在AR领域深耕7年,其产品均由核心团队自主研发,所拥有的AR技术全面且成熟,交互技术算法也是全球领先,潜力无限。
香港著名高科技风投Black30 VentureCEO梁总表示,MAD Gaze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8款量产产品和销量过万台的AR公司。此外,MAD Gaze掌握了AR领域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客户遍布全球,Black30看好MAD Gaze的潜力,透露将来的融资轮次还会继续支持。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圳创龙智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郑文辉。MAD Gaze创始人兼CEO郑文辉,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期间,他曾研发出多点触控界面,获得过多个国内IT大赛冠军和国际奖项,是个十足的"技术控"。
MAD Gaze是一家AR智能眼镜研发商,已实现直播、打电话、发送文字及多媒体信息等功能,内置了1.3 GHz 的四核处理器,九轴运动追踪器。并且拥有太空灰、经典银、玫瑰金三种时尚颜色可供选择。外观被设计成了一个眼镜夹子,可与任何眼镜连接,解决了佩戴限制的问题。截至目前,MAD Gaze已推出了8款产品,包括AR 眼镜 Ares、X5、X5S、X5P、Vader、Glow、Glow Plus和智能手表MAD Gaze Watch。
据介绍,经过四代产品迭代,MAD Gaze已建立APP商城–MAD Store、全自动AR APP生成平台–AR Cloud、开发者平台–Developer Console、远程解决方案平台-Me Support,形成了独有且完善的AR生态圈。
此外,MAD Gaze还将智能眼镜整体解决方案导入更多的产业领域,与Nespresso、Decathlon、国泰航空、IBM、Microsoft、Oracle、LV、OPPO、Sony、CarlZeiss及SAP等国际巨头合作,至今已经有超过400多个国际客户,营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在教育、医疗、安防、工业等等。